從2017 1月初裝上牙冠之後,到現在約有半年多了,

從剛開始的不習慣,到現在一切都非常自然和正常牙齒沒什麼差別。

唯有牙根比較深長些,進食完非常容易塞菜渣,

所以在吃完東西做口腔清潔是必需的。

另外護士也建議使用沖牙機,可以更有效的把沒刷乾淨的菜渣清除,

新的牙冠雖然和之前的稍有色差,但不仔細看也看不太出來,

咬硬的東西,像是芭樂或堅果類也都十分ok,

基本上真的非常的無可挑剔了。

臉型的部份,左右臉雖稍有不對稱,但沒仔細看也看不太出來,

大致上來說也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。

左腳取腓骨之處,我的狀況因有取神經補至下顎,

所以在抬腳時,第二根腳趾會稍彎曲,但也不影響走路。

算一算從開完刀到整個重建好約二年半的時間,

雖過程十分辛苦,但能把造釉細胞胞切除乾淨,

再將失去的牙齒、下顎骨、神經和血管都全部重建回來,

對長庚醫療團隊技術感到十分佩服和感謝。

同時也勉勵造釉病友,不要逃避它只要勇敢去面對,

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。

造釉不是惡性腫瘤,只是比較頑固的良性腫瘤,

做對正確的治療方式,有信心和毅力一定可以重拾健康的身体。

若在這方面有需要幫助的病友,歡迎email給我,

希望我們的治療經驗可以提供給你做最好的參考。

judywu0905tw@gmail.com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取出牽引器之後,口腔就舒服多了,

張醫師安排2016/07/10植入三根牙根,

植牙根是安排在台北的門診手術進行,

只要當天依約到門診即可,不需前一天住院,

雖然不是全身麻醉,但當坐在手術椅時,

心裡總是忐忑不安啊~

護士會先量血壓和脈搏,更增加了緊張度。

首先張醫師先做口腔局部麻醉,在切開皮瓣時,

是完全沒有任何感覺的,因為皮瓣沒有什麼神經,

緊張完全是自己的心理因素造成的。

以我切除五顆的牙的範圍需植入三根,

植入的時間很快,只有聽見像電鑽的聲音,

沒一下子就聽到張醫師說,大功告成了~時間約一個多小時。

最後護士交待了注意事項和下次回診的時間,

咬著紗布止血就可以回家了。

植入牙根之後,張醫師說也有順道幫我補些骨粉,

幫助有個空隙地方可以填合起來,

經過四個月之後,再照片子,一切都很順利,

因此安排2016/9/26再進行下一個進度修復口腔黏膜。

 

曾經問過張醫師為什麼要修復黏膜,這聽起來好像滿恐佈的,

主要是取上顎黏膜來補下顎皮瓣,這樣對於日後的口腔清潔會比較好些,

因為畢竟從腳取下的度瓣和口腔的黏膜組織是不太相同的,

因此,是有必要做這個修復手術。

 

2016/9/26當天也是安排門診手術,依預約的時間到門診,

這次的緊張度比植牙根更多些,取上顎黏膜,

傷口約要一星期之後才會復原,取完之後還需戴上牙套止血。

在手術的過程因為有局部麻醉,疼痛感沒有很明顯,

約二三小時,麻醉藥退了之後,上顎必需隨時戴上牙套,

有點不太舒服,取走上顎的感覺像是被熱湯燙到一樣,隱隱作痛,

前二天都不太敢把牙套取下來清洗,感覺還一直滲血,

到了第三天終於鼓起勇氣把牙套取下,確定不再出血就可以清洗乾淨再戴回去,

大約戴一星期左右,避免進食時去接觸到傷口。

每次門診手術,為了保險起見,張醫師都會開止痛和抗生素藥,避免傷口感染。

 

2016/10/11傷口復原都很順利,一個月後再回去給張醫師看看傷口狀況,

接著就安排印初模,準備要做上面的牙冠,

初模是請一位實習醫生先印,接著隔數週之後再請張醫師印詳細的模。

 

2016/12/5張醫師印上下顎模,連同咬合也一起,

這關乎到下排的牙齒對應到上面,所以必需要多印幾次,

才能把下排牙齒做的更好,這次印模約花半小時的時間。

2017/1/10 終於到了可以裝上牙齒最期待的時候,心情真的五味雜陳,

只見張醫師在裝上去那一刻,非常不習慣,真的太久沒有牙齒了。

張醫師根據上下咬合的狀況再慢慢的修邊,原本是咬不太到適當的位子,

張醫師以鬼斧神工之手慢慢調修,咬合就非常正常了,

只覺得有排牙壓在我的皮瓣上,麻麻的感覺,

似乎還不太能習慣,或許需要一些時間去模合吧~

但開口能看到新的牙,心裡是非常的感激和感動。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2015/10/9植入牽引器到現在將近有半年的時間,

3月份和張醫師排定5/16開刀取出,

因從CT片得知所需的牙床高度已足夠,是該安排拿出的時候。

另一個問題是在口腔內因牽引器的關係,會產生排斥的息肉,

問過張醫師他認為這是正常的,

到時取出時就會一起刮除。

於是這次於2016/5/16在台北長庚前一天先住院檢查(照心電圖、X光圖等)

隔天5/16在張醫師於門診手術以局部麻醉的方式,

切開拿出牽引器再進行縫合,

手術時間約一小時,手術完即回病房觀察一晚,

確認沒有感染的問題,隔天再出院回家。

雖說這時個小手術,但術後臉部還是腫了約三天左右,

才慢慢消退下來,除了手術當天晚上吃點軟質食物像是粥,

到了隔天進食上幾乎沒有太大的問題。

出院二星期後5/30在門診拆線,順道將有二顆牙結石洗乾淨,

傷口大致上沒有太大的問題。

接著先印模準備植牙的位置,再度安排下一次照斷層掃描,

要更精準知道牙根種植的正確位置。並且排定7/7進行植牙根的門診手術。

哇~感覺上好像有很大的一個進展,終於我也要開始植牙根了,

離我那不見的五顆牙回來的日子不遠了,

真令人開心啊~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/10/8在林口長庚完成牽引手術,

手術從下午一點進開刀房到晚上六點才回病房,

雖說是個小手術,但麻醉前前後後時間確要花上五六個小時。

第一天回到病房,下巴是非常麻的,加上皮辦裡裝入牽引器,

周圍的傷口一直不斷的滲血,我只能一直吞下去,

隔天回陳醫師門診時,他又幫我補縫了好幾針,狀況才稍微改善些。

從手術前一天住院,到出院共花了三天時間,

陳醫師檢查過沒什麼大問題,就讓我辦理出院回家了。

 

接著陳醫師安排隔週即回到台北長庚門診,

張醫師和陳醫師同時看診,

第一週檢查傷口沒什麼太大的問題,

第二週安排傷口拆線,頭二週下巴到嘴唇都還是麻麻的,

問了張醫師這是什麼樣的狀況,他說都會的慢慢會好些~

牽引器旁的皮瓣,因手術有些已變成白色,

會讓口腔有一直刷不乾淨的味道,陳醫師也說等皮瓣脫落就會好些。

第三週開始進行牽引,即拿了一根像是螺絲起子套住植入皮瓣的牽引器,

朝順時鐘轉一圈,陳醫師教了我一遍之後,

讓我回家每天都轉一圈,對著鏡子做,倒還不是件難事。

第四週回診時,張醫師照了張X光,看了片子說很不錯啊~高度有上升,

但希望比預期的高度再拉高些,這樣多餘才能修補。

第五週回診時,已明顯高度上升許多,皮瓣幾乎要將牽引器給蓋住了,

照了X光,陳醫師說狀況很好。

第六週回診時,上升的高度完全皮瓣完全蓋住,

幾乎看不到牽引器,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在家轉動,只好回門診讓張醫師轉動。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開刀至今已經九個多月,腳的功能大致上恢復良好,

大姆指的神經也比開刀前進步很多,已經可以彎曲,

穿夾腳拖都不成問題,只有三十公分的疤痕,

看起來還是滿嚇人的,雖然有擦除疤凝膠,

但效果並不預期的顯著,只好這樣了。

口腔的部份,因張醫師覺得我的咬合不正,

所以用健保的方式幫我做了咬合板,

讓我每天睡覺時都載上,才不會過度咬合傷到牙齒,

但載上之後要非常注意清潔,

咬合器必需每天刷洗乾淨並使用假牙清潔錠來清洗,

才不易造成牙齦紅腫,總之還是有點不方便。

 

牙床部份張醫師評估少一公分,所以沒辦法植牙根,

因此決定要做牽引術,這個手術主要目的是拉高牙床,

聽到還要手術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,

張醫師說這是個小手術,很快的三、四個小時就好了,

為了怕感染還是得住院三四天觀察一下,好吧~也就只能這樣了。

 

於是,安排十月八日於林口長庚進行牽引術,

希望能順利將牙床拉高一公分。

病友小魚已於八月在林口長庚完成上顎移植手術,

恭喜她手術成功並且恢復十分順利,

在治療的路上有相同的病友一塊加油打氣,

的確讓人更有信心,也期待大家的治療都能順利完成。

 

 

 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4635  

2014/12/13出院後,安排一星期回診拆線,

下巴的傷口幾乎好的差不多,也不太有疼痛感

左腿處傷口還有尚未癒合,出院時護士告知要每天換藥,

所以每天包紮傷口倒成了例行性的動作。

回診到魏醫師門診,拆線由護士很快的進行,她們會幫你清理傷口,

比起自己抹好多了。

看看傷口復元還不錯,就再約下一個月門診

同時開出復健單,一個月內可以到復健室做六次的復健

復健需要事先與復健師預約時間,主要復健在左腿,

電療讓刺激肌肉細胞,提升腳底板的機器能幫助關節活動,

復健師再加以指導如何在家自行復健,

這部份幫助很大,在手術完的三個月黃金期最好要勤做復健。

 

2015/1/6回診

口腔外科,張醫師說口腔復元狀況還不錯,

但我的咬合不正,導致靠近耳朵關節會疼痛,

張醫師開了條藥膏讓我回家抹,也要我自己練習正確的咬合

整型外科 魏醫師也看看說ok,左腳的傷口有一小部份還未結痂,

但魏醫師可以不用再抹藥也可以正常沖澡。

復健師:穿腳架已六週,看過我走路之後,可以不用再穿腳架

沒有腳架走路仍會有一點隱隱作痛,但能正常行走,非常開心。

 

2015/2/27回診

口腔外科,因咬合不正,張醫師做個咬合器讓我再睡覺時載上,

一個月之後再看看效果如何。

整型外科,傷口都癒合完全,腳板稍微麻麻的,左姆指仍無力感

醫生說這要比較久時間才會恢復。

復健室,持續每週一次做電療和抬腳板的機器。

 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IMG_3712    

人的一生中或許會遇到不同的貴人,感恩有好的因緣,才會在生命中適時的出現,

就像是在漂泊的大海中捉到一塊浮木般,讓我得到支柱,有更多的動力往前游。

 

從網路上找到telfish時,我只單純想到為什麼他的治療方式和我的不一樣,

心中充滿好奇,造釉細胞瘤的病例並不多見,能有前輩的經驗參考,

對我是相當珍貴的。

於是乎,想辦法和telfish連絡上,我將自己目前的狀況告訴他,

而且也得到許多回應,讓我能夠對日後要如何治療,

心裡更加有準備。也更感謝在加護房時,telfish還來看我。

 

熱心的Telfish又讓我認識了在台大開上顎的小魚,

和在長庚開下顎的Josie,大家都素昧平生,

卻因為造釉細胞瘤讓我們互相幫忙,進而建立信心,

相信自己是不孤單的,這也讓我又有更強大的動力往前走。

 

小魚的病例讓我了解,原來不只會發生在下顎,

而且長在上顎的手術困難度更高於下顎,勇敢的小魚,

她給我好多鼓勵和信心,也佩服她的勇氣,在台大病房度過25天的恢復期,

這真的是很難敖的一段治療過程。

Josie的病例和我很相像,都是長在下顎,

所以在治療方式上也差不多,只是切除的範圍不同。

她提醒我在加護病房要注意的事項,讓我能有充足的心裡準備,

不致於手忙腳亂,在手術前的不安,也幸好有這幾位病友的慰藉,

讓我能夠用更平常心來面對,

並且恭喜她在2014年底已順利植牙,完成所有的治療,大功告成。

 

 

 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IMG_3486  

2014 12/13 在醫院待了二個多星期,終於可以出院回家了。

在普通病房一個多星期來,腳和口腔的的復原狀況都算不錯,

每天持續到復健室做復健,復健師建議抬腳即讓腿部的肌肉不要因為受傷而萎縮,

左腳的大姆指因取走一段神經,而必需要時常去板起來,才不致會往下垂。

除了這些回家要每天練習的功課,在復健室不外就是做電療,

主要是刺激左小腿肌肉,接著還會做抬腳板的機器,

主要是活動腳踝關節。嘴部的復健則在於張口的程度,

從原本15cm到要出院前已進步到40cm,

復健師說嘴巴的功能幾乎已完全恢復。

 

出院之後,左腳依然必需穿著腳架六週,因為傷口還沒完全癒合,

回家要自己更換藥膏和包紮傷口,熟能生巧,就包紮和護士一樣完美了。

 

到家面臨是沒電梯,先生扶著我一格一格跳上樓去,辛苦之過程可想而知。

在家行走也必需靠著輔助器,慢慢去適應家裡的動線,

腳不能正常走路真是不方便啊~在醫院待久了,回家畢竟是比較舒服的,

没有護士定時進來量血壓和換藥,睡眠也能一覺到天亮,

進食主要以軟質為主像是粥或果汁牛奶類。

口腔的縫線會慢慢被口水濕化而脫落,

這樣在嘴巴裡就不會覺得老是有線頭在那晃來晃去的,

但補的那塊皮辦卻長出毛來了,只好用剪刀剪短些,想到這是我的腳毛就....

 

出院後一週安排回魏醫生門診和復健科,

進到診間,護士便幫我把下巴和腳的傷口拆線,並清理傷口。

同時魏醫生也讓我看看手術拿掉的腫瘤下顎圖片,

並說這個手術是百分之百完美成功的手術,

只是我自己覺得左下臉頰似乎腫脹了些,

診間的外國醫生指電腦的X片說明左右是對稱的,要我別擔心。

接著同時也到復健科做復健,台北的復健室比林口小很多,復健師也只有二位,

必需要先預約,這位復健師讓我試著左腳穿腳架時輕輕踏地走走,

剛開始時還有點不太敢踏地,因為已經快一個月沒有正常行走,

的確有些退化,接著慢慢練習進步的速度就很快,

也因為可以用腳架踏地,反而讓我覺得稍為輕鬆些。

 

 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3410  

終於轉到普通病房了,心情也輕鬆了許多。

但這時臉還是腫的,下嘴唇尤其像是豐唇般的性感,

腳也是又腫又麻滴~

 

頭一天醫生說不能下床,抜掉尿管之後只能在床上使用便盆,

但過程十分不順利,忍了五小時整個膀胱腫脹到不行,

最後還是請護士來幫忙導尿,才得以讓我舒服些。

第二天住院李醫師來巡房時,我問他可否坐著輪椅到廁所,

他說可以,這才讓我得到解脫....

這讓我得到一個寶貴經驗,許多狀況是要即時反應給醫生知道,

若自己不敢講不想講,最後受苦還是自己...

 

在普通病房我看到久違的天空,心情感覺特別輕鬆,人生又恢復了色彩,

護士教我們如何灌食和洗牙,到了普通病房這些護士都沒辦法幫忙了,

必需要有家屬從旁輔助才行,媽媽也特地從南部上來照顧我,

要不就要請看護幫忙了。

接著營養師到病房來詢問你灌食的包數,我一天才喝三包,

營養師建議一天喝八包,怕攝取營養不夠,建議我要多喝幾包,

但因為腳不方便去上廁所真的很麻煩,

我根本不想多喝~況且覺得自己精神還ok啊~

復健師也詢問腳的狀況,排定隔天就必需要去復健室做復健。

 

所以,轉到普病之後,反而覺得好忙啊~一下子要忙著灌食洗牙,

又要慢慢移動去上廁所,光是這樣就花了一上午,

等到下午比較有空閒又要坐著輪椅到復健室去做復健,復健室人相當多,

通常要等上半小時到一小時才能輪到你,再做完復健二個小時跑不掉。

很快一天就這樣過去了,但總比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好多了。

 

其實復健對腳的幫助是很大的,原本的腳腫的厲害,

復健師建議加以按摩和抬高腳讓血液循環好一點,

於是乎,每晚陪著媽媽看電視之空閒,我總是很勤勞地做復健,

慢慢地腳消腫的狀況恢復的很好,麻的狀況也減輕了許多。

口腔的部份因為還挷著鐵線,所以張口的範圍有限。

轉出普病一星期後,張醫師幫我把鐵線拆除,

真的還有點痛,但拆掉之後嘴巴的活動力就好很多,

接著我能慢慢喝水和有渣的果汁,於是李醫師評估之後也將鼻胃管抜掉。

沒了鼻胃管真的是太舒服了,十分痛恨鼻胃管,

因為連吞口水都會痛,讓我整晚都會被痛醒,

這種經驗真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。

 

 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3408

從手術室被送進加護病房之後,先生叫著我的名字,才有意識的醒過來,

可能是麻藥退的關係,我全身發抖,嘴巴插管無法說話,

發現身上有呼吸管,鼻胃管以及尿管,天啊~這是什麼情形?

身上插這麼多管子,頭也不能左右轉動(防止剛接好的血管脱落),

真的非常痛苦。

 

先生看我醒了之後,就比較放心,此時也没什麼事,護士就請先生回家休息。

我還是迷迷糊糊意識不是很清楚,只感覺身上一大堆管子,

痛苦時心唸著"南無觀世音菩薩“,總是能幫我緩解一些痛苦,

痛到流著淚水,只能跟自己說要堅強,一切都會過去的。

 

剛轉到加護病房的那晚是最難熬的時候,因為呼吸管和喉嚨插管都還在,

因為長達12小時手術,為了確保呼吸順暢,插管是必要的。

加護病房的護士是24小時三班輪班,照顧上十分周全,

每換一次班,護理人員就會進來做治療,洗牙翻身拍背換藥等,

因此也是睡睡醒醒的,插著鼻胃管十分不舒服,

連吞口水都會痛,已經搞不清楚到底那裡才是最痛的...

這時雙手是被挷著的,我難過地問護士可以鬆掉嗎?

她說如果答應不會自行拔管就可以,我當然點頭如搗蒜,

那位nice的護士幫我解開手套,真的輕鬆不少。

頭一晚記憶中進進出出的護理人員非常多,

一下子進來照X光,之後就拔掉插管,接著再輪下一班時就拔掉呼吸管,

感覺好多了,好像得救般的醫療過程。

拔掉呼吸管和喉嚨插管後,雖輕鬆許多,但此時喉嚨卻是疼痛的,

護士説這是正常,就好像發炎般疼,連說話都很沙啞不清楚。

 

 

但除了這些管子,剛開完刀的左腳傷口卻是疼痛不己,

我不停按自費的止痛劑,似乎還是痛到不行,

到了第二天有位疼痛科醫師進來問我有無減輕疼痛,

我用筆寫給醫生看,表示腳持續續抽痛,

於是他調高了劑量,他說再試試看有没有好些?

醫生說你應該很痛,你按了八十幾次止痛劑,我因為無法説話只能苦笑

(剛將插管拔掉後,喉嚨十分痛,根本没辦法正常說話)。

長庚的加護病房是一人一間獨立的病房,所以不會互相影響,

雖然身体十分不舒服,最起碼還可以

安安靜靜地躺著,有事情時可以按護土按鈕,

就會有護士進來,但每間房都有二片大的透明玻璃窗,

她們也可以隨時看到你的狀況。

 

每天家人會客時間分別為早上十點,下午二點和晚上八點三次,

一次半小時,先生進來會幫我按摩,

因為躺著頭不能左右移動是件非常痛苦的事,肩頸早已硬到無法動彈,

但護士耳提面命說不能亂動以免剛接好的血管裂掉,

就這樣撐過了前三天,狀況都非常良好,

於是護士慢慢讓我抬高角度從15度到30度,慢慢就能到45度

這樣已經舒緩很多不舒服的狀況了,當然情況也愈來愈好。

 

在加護病房要觀察七天,到了第六天時我的狀況已很不錯了,

但不能下床終究還是不方便,再加上頭已癢到不行,

只好跟護士要沾了酒精的棉花棒,稍微清理一下頭皮,

我想轉到普通病房第一件事就是要洗頭啦~

 

要轉出加護病房早上,在家屬進來會客時,

張醫師也來加護病房看我,問問我狀況好嗎?

他告訴我切除五顆牙的組織都有經過化驗,其他旁邊沒有腫瘤組織,請我放心。

 

 

 

 

棉花糖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 2